春秋列国 读后感

时间:2017-08-16 11:38:30 名著读后感 我要投稿

春秋列国 读后感

春秋列国 读后感

开始看东周列国,整个电视剧里,很容易听到“礼崩乐亏”这个词。不得不承认,贪食,好色,淫-乱,相互倾轧,原本就是人的天性。礼乐,作为一种束缚人天性的东西,迟早会被推翻的。其实,我不知道该怎么写,也不知道何谓对错,在我心里,这些已经没有意义了。我无数次探求活着的意义,最后发现只是享受当下。写不下去,因为我也不懂。不再有对错,不再有好坏,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似乎真的是利益,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用它解释。

春秋列国 读后感

写写看这几集电视剧带给我的知识增长吧。

首先,周朝分封的王国原来大多是姬姓啊,原来只知道是有功之臣封赏,没想到那么多都是姬姓。

第二,春秋五霸,原来只知道姓名和一些零星的对不上号的典故。现在基本上清楚了些。齐桓公姜小白,管仲,鲍叔牙,宋襄公的可笑的仁义大旗,晋文公重耳的流-亡生涯,中间介子推割肉,留恋美色,晋文公称霸,秦-晋之好,退避三舍的典故,寒食的由来。秦穆公处心积虑的卧薪尝胆,重用百里奚,终于奠定了秦国的春秋霸业。原来楚国在春秋时代是蛮夷之地,楚庄王三年装做不问政事,然后一鸣惊人。。。。

第三,原来扁鹊见的蔡桓公就是齐桓公埃

哎,小时候虽然看了不少的典故,但基本上和时代都对不上号。这下终于有机会弥补一下了。越来越觉得知识的匮乏,我是那样一种人,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方向,拘泥于枝末细节只会让我感觉像没头苍蝇一样横飞直撞。哎,这个也是束缚吧,不灵活。

2.

一个多星期之前就看完了,看的时候好像感触很深刻。这部剧把很多的历史故事,尤其是成语故事,都用真人演绎出来,感觉很亲切又恨生动。

拍得不错。只是现在印象好像淡了。

不过那个时代确实是很乱,也很让人不可思议。

几乎不管是那个诸侯,不管是什么王身边都有忠臣和奸臣,这难道就是历史的惯例或者现实的惯例。哪里都有好人和坏人。

只不过我们看到的剧情,坏人坏得太明显,好人又好得太简单固执了。

从现在的角度是很难想象那个时代的故事,做母亲的会帮着一个儿子算计另一个儿子(郑庄公的故事),父亲抢了儿子的老婆(好几出这样的案例,卫国发生过,楚国也发生过),父亲对儿子疏远回避;当儿子的会为了诸侯之位或者王之位将自己的父亲逼上绝路(楚国,其实唐太宗不也是这样的么?),当王的会跑去和自己臣下的老婆约会(齐国),然后齐桓公的厨子、手下竟然会有一个为了跟随他而自宫,一个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给齐桓公吃,还有一个卫国的公子连自己父母死了都不回去奔丧的人,这些人就为了能在齐桓公的身边呆着。而到后来齐桓公没有力量了时,却又砌墙起来把他给围死,害得他死后六十多天都无法下葬,身上爬满了蛆虫。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不过这些也都是为了权力欲望的争斗,只不过是跨越了感情这一步而已。也有很让人感动的故事还有很多充满智慧的人讲信义的人。就说那个伍子胥,他是父兄被杀要从楚国逃出去的,路上他的朋友也叫什么胥的助他出逃,但是两个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一个要灭楚,一个要兴楚,虽然很清楚,虽然用今天的话,意识形态信仰那是截然相反啊,但是却还是会互相帮助。而伍子胥到了吴国之后,虽然那个阖闾,在当上吴王之前是公子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伍子胥却因为阖闾帮他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一心一意辅佐那个不成器的夫差。而在此过程中,为了助伍子胥报仇,竟然有莫不相识的人来为他刺杀这个刺杀那个。为了帮伍子胥报仇还真是讲究义,但是为了帮伍子胥就去刺杀自己的国君,真不能理解这种行为。然而那个人的母亲竟然为了了却他的后顾之忧,自己先自杀了。当然了,看伍子胥前一阶段真的是活得很辛苦压抑啊,然后他活着的目的就只一个——报仇!所以片子里称他为复仇狂还真是生动形象。我们现在来分析就是他心理极度压抑造成他心理扭曲了。那个夫差旁边的另一个大臣,还是伍子胥给推荐的、其父也被楚国的奸臣费无极害死的那个人,贪利贪功,帮助越王勾践,结果勾践事成之后却杀了他,而且是为伍子胥杀了他。哈哈哈。这样的小人,即使帮助了勾践,也改不了在人家心目中小人的形象。倒是伍子胥,处处与勾践为敌,三番五次想杀他,还当面挑衅,却赢得了勾践的`尊重。这真是很让人喜欢的故事。还有个更加不可思议的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想出名想疯了的,为了证明自己要帮助阖闾啥阖闾之前那个王的儿子也就是阖闾兄弟的儿子也就是阖闾的侄子,因为那人逃亡在外汇威胁到阖闾的君王位置,那人竟然自断手臂,然后还让阖闾啥了自己的妻子儿子,就为了千古后留下个名声。不过还真的是留下了。

只是,古之人的故事,现在看来,有的不可思议,有的有意思。

可能我们的后来人,看今天的一些大事也会当成趣闻轶事吧。只不过,不知道怎么样有名的人的故事才能被后世流传呢。

【春秋列国 读后感】相关文章:

1.东周列国读后感

2.春秋 读后感

3.春秋读后感

4.东周列国志读后感

5.东周列国故事读后感

6.孔子周游列国读后感

7.春秋左传读后感

8.春秋左传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