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落日读后感
黄河落日读后感
等了五千年才见到这庄严的一刻在染红一座座黄土塬之后太阳,风风火火望一眼涛涌的漩涡终于落下了辉煌的、凝重的沉入滚滚浊波淡了,帆影远了,渔歌此刻,大地全在沉默凝思的树,严肃的鹰倔强的陡峭的土壁蒿艾气息的枯萎。“多么悠远的梦。我行进在历史的深部,像跌入无尽深刻的遥远时间,天上的星星也是如此稀落,山谷间或传来兽类的叫声,过一道山弯,能看到有几盏灯火悬在半山,那可能是一个村落。山腰上的灯和天上的星星,呈两种不同时间的亮度,天上的星星给人寂寥的寒意,山腰上的灯是一种孤独的暖,淡淡的孤独得使人绝望的暖。我暗想那孤灯下,或有一位山间少女,在静静地绣花,她坐在母亲安详的身边,母亲用粗索纳着鞋底,灯可能是一盏桐油灯吧,汉子就叼着烟斗,编织着篾器。
车终于翻过大别山,从东麓的盘山公路而下,忽然望见霍山县城一片灯火斑斓。
古清生的文章清新隽永,笔调平实平缓,或许更适合于人平心静气来读。阅读古清生的那些描写动物和大自然的文章,让我想起《西游记》中唐僧少年时曾经用一捆材换取樵夫手中一条鱼,并兴致勃勃跨上几百级台阶,将那尾鲤鱼放入池塘,那份肃穆与惬意让读者不禁由衷感佩。
古清生出生于湖北,算是湖北作家。说起来,我颇有些孤陋寡闻,最早读古清生的散文,还是去年在搜狐博客上。那是两篇旅行散文,题为《寻梦香河》和《车过大别山》,我惊讶于古清生文笔老到,文思飞扬,将旅行散文写得如此有张力,其浓郁的地域风情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其中《车过大别山》写单骑摩托天涯孤旅,一路饱览鄂东山水情韵,别有一番风味。正是这两篇旅行美文,引起我对古清生强烈的兴致。
古清生十几年来致力于人文地理考察,洋洋洒洒书写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旅食美文,他的文章并不是我主要敬佩的地方,我由衷欣赏的是,古清生那股锲而不舍的信仰追求与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还有他满怀柔情单骑摩托走天涯的那份潇洒与执著。
古清生老师的文字颇有质感,生动传神,意趣横生,对形象思维有自己独到的驾驭能力。古清生是不善于矫揉造作卖弄文字的作家,他写的文章都是有感而发。无论是饮食谈经,动物写真,还是旅途纪行,古清生的笔调或是优美动人,或是含蓄婉约,或是诗意空灵,古色古香,绘声绘色,让人口齿生香,赏心悦目,神清气爽,如沐春风,如品山泉。
古清生善于运用白描比喻等手法将形象思维发挥到极致,那些颇有质感的文字使得他的文字平添一份诗意与韵致。对于历史人文地理的了然于心,使得古清生的散文蕴涵丰腴,增加了他的散文的广度与深度;对大自然和生灵的敬畏与友善,使得古清生的文章平添一份博大胸襟,凸现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忧思情怀,展现了作家对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动物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对于古清生散文的风格,古清生自称:“我的写作给人感觉的矛盾处,即我的人文地理散文,包括美食散文,都属于风-花雪月,轻松而优美。所以我给最近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取名《阳光八万里》,很快乐而优美的文字……”这是古清生散文的优点,也是他的散文最大的缺憾。
散文人人都能写,但是要写好却不是很容易。窃以为,写好散文不仅需要自己的深刻感悟与感受,而且需要投入自己对人事深厚的感情,将两者之一发挥到一定程度,便是合格的散文。所谓雅俗共赏,大俗成雅。散文写得华美远不如朴实更能够打动人,过度的诗意可以损坏一篇散文的意境。尤其是美食散文不很容易写得完美,稍不留神就会弄成饮食说明文。这样的结果,可能是作者长期致力于食品研究的缘故。平心而论,我还是比较古清生先生那些旅行散文,读者既可以一同饱览祖国山川风情,又心甘情愿沉浸于作家营造的情韵之中不愿自拔(这可能跟我喜欢旅行有关罢)。
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文章无论写动物与大自然,还是状物抒情,抑或是品茗食炙天涯羁旅,都对人间的生灵充满敬畏与忧思,在这种敬畏与忧思之中,蕴涵着他的一番浪漫的柔情。所以我说,古清生是饱含满怀柔情走天涯,他的文章因而显得柔情、柔媚、柔美,这无疑使得文字平添一份俊逸,多了一份诗情画意。古清生的文章倘若在柔媚中,再多一份阳刚沉雄,抑或借鉴一下诸如小说等体裁的写作手法,或许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惊喜。当然,这些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猜想罢了。
【黄河落日读后感】相关文章:
3.落日读后感
4.家园落日读后感
5.落日工厂读后感
6.落日的幻觉读后感
7.落日
8.落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