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吃读后感
谈吃读后感
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是的,“吃”这个字眼在中华文化中占了很大一部分。据说早在秦汉时期,中国就开始对外传播饮食文化。据《史记》、《汉书》记载,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时,就通过丝绸之路同中亚各国开展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活动。而鉴真东渡日本更是把中国的饮食文化带到了日本,日本人吃饭时使用筷子就是受到中国的影响。
吃看似很平常,其实却大有讲究。梁实秋曾说,三等人讲究住,二等人讲究穿,一等人讲究吃。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在“吃”上下了许多功夫。而当今社会,中国菜更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粤菜、鲁菜、淮阳菜、川菜、户菜等,不同菜系,不同的人偏爱。正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中国菜烹饪的方式更是花样繁多,蒸、煮、炒、煎、炸,红烧、盖浇等等,色泽鲜艳,令外国友人大开眼界。这些全都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祖先们的聪明才智。
吃,也能吃出家乡的味道。梁实秋所谈的吃,大多是北方菜。从窝头、菜包、薄饼、溜黄菜、饺子、烧饼油条等,仿佛眼前是一桌满汉全席,什么菜都应有尽有。令人食欲大开,回味无穷。我尤其记得《核桃酪》这一段,“分盛在三四个小碗(莲子)碗里,每人所得不多,但看那颜色,微呈紫色,枣香,核桃香扑鼻,喝到嘴里黏糊糊、甜滋滋的,真舍不得一下子咽到喉咙里去。”那份大家分吃核桃酪的温馨,在喉咙里黏糊糊、甜滋滋的味道,被他描绘得绘声绘色,仿佛在眼前般,呈现出美妙的景象。
我想他对家乡的怀念和回忆就流露在字里行间,对祖国的爱也深深容于笔中,就像《大菜》中说写的“不管我们这一辈子吃多少回大菜,头发也不会变黄,眼珠儿也不会变绿。”我们永远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吃的是什么菜,我们最怀念的总是家乡的味道,“月是故乡明”,道理就深谙于此吧。
《雅舍谈吃》这本书,不仅带我游览了全国各地的美食,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让我明白了,无论我们走到何方,最怀念、最熟悉的感觉总是故乡,吃着家乡的菜,眼泪也会落下来。
《知堂谈吃》内容概要:该书选编了我国著名文学家周作人的一些精彩随笔、诗歌。这些作品都有关饮食文化的内容。尽管周作人在民族气节上存在很大的缺陷,但他在文学方面的造诣确实是不容我们所忽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如何以独到的.眼光的品位来论述我国的饮食文化的……
《知堂谈吃》读后感,来自亚马逊网友:全是半文言,看起来太不轻松。所说的也没什么趣味。不过是些客观的陈述而已,感觉太过平淡无味,没有美食的感觉。虽然写的是吃,但是还是觉得不应归入美食书一类,归到随笔什么的还算合适。个人还是喜欢《雅舍谈吃》的风格和感觉,比较轻松,生活气息浓些……
知堂谈吃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读了好几本关于写美食方面的书,觉得写得好的有梁实秋、汪曾祺、邓云乡、唐鲁孙,看完让人有垂涎欲滴之感,色香味跃然纸上。不过却各自有各自的特点,单从食品档次上说,唐鲁孙当列第一,毕竟是贵族出身,吃的好东西多,自然品味高人一头,食品的历史流传变化、做法等等说得头头是道。梁实秋位居中档,他的文章文人气质多,精炼而又幽默,让人回味的时候不禁莞尔,自成一家风格。汪曾祺和邓云乡乡土气息较厚,这和他们的经历有关,汪曾祺少年在家乡高邮,青年求学云南,一个穷学生自然没有多少机会吃得太精,而且他又喜好家常菜和家乡菜,尤其是第一次吃过的食物,多年后仍恋恋难忘,显得富于生活趣味;邓云乡成长与北京,与街头平民食物有不解之缘,吃得多吃的熟,感情深,同样的食物,在别的人眼里感觉一般,在他那里却是无上美味。上面四个人在北京待得时间都不少,他们的文章中关于北京的食物比重很大,由菜及人及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看到当年的风物,感慨历史沧桑变化,有京派传统。还有一个写食物的大家是周作人,不过我读过之后,对他写的食物并没有太多感觉,反而觉得他的文字平淡之中多有韵味,好比一杯绿茶,淡淡涩涩。他的文章重点在文字而不在食品本身,文人气质最浓。
【谈吃读后感】相关文章:
2.谈吃作文750字
4.谈金钱读后感
5.《谈美》读后感
6.谈美读后感
7.谈国学读后感
8.谈美的读后感